“院园合作”实现多赢
最近,齐鲁化工区与青岛科技大学和有关企业、院所共同组建了绿色化工研究院,规划建设孵化中心和中试车间,搭建一体化的技术研发、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平台。
“齐鲁化工区绿色化工研究院今年动工开建,计划明年投入使用。届时,园区的科技创新水平将跃上新层级,筑起科技创新产业的新高地。”齐鲁化工区综合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卞允庆介绍说,齐鲁化工区规划了“一区十园”,其中包括占地约1000亩的科创产业园。近期,园区将率先启动占地50亩的绿色化工研究院建设,推动园区骨干企业与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将高校科研成果在研究院进行中试和科技创新转化,转化成果最终在化工区用于新项目建设。
“企业进驻的时候,做好接待员;企业发展的时候,做好服务员;企业困难的时候,做好指导员。”齐鲁化学工业区工委副书记张召才表示,多年来,园区管委会尽一切力量为驻区企业提供优质、舒心和广阔的建设平台,在发展能级、科技创新、发展保障、智慧园区、企地合作上不断进行优化突破,为企业发展赋能助力。
莘县化工产业园则与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建聊城绿色化工产业发展研究院、聊城市化工产业实训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在聊城市化工专项行动办专职副主任张政看来,“园院”合作是面向未来、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加强政校企联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创新化工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化工产业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实现政府、学校、企业的“三赢”。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产学研用多方应用,共同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龙头企业“唱主角”
在东明石化产业园,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正在加紧建设。这个研究院是东明石化集团联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共建的新型研发组织,2019年1月20日在菏泽挂牌成立,旨在统筹产业创新资源,加强政、产、学、研、用合作。研究院实行政府推动、企业主导、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的运行机制,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教授为专家委员会主任、名誉院长。
据了解,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包括研发中心、专家公寓以及配套生活设施,建设小试、中试试验装置,主体工程计划2021年底建成。研究院下设高端聚烯烃工程技术中心等8个专业研究平台,采取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多种灵活开发模式,借助外力,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目前,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正在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开展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工业试验研究,该技术将填补世界空白。
“未来将形成2000人的研发团队,每年研发投入将达到10亿元。开发的科研成果可积极推动石油化工行业转型升级,为菏泽市、山东省的高端化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东明石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李湘平说。
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内已建成东岳集团研究院、东岳清华绿冷新技术研发中心、东岳上海交大高分子材料研究所3个研发机构,在新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掌控了大量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多项国外技术垄断。产业园依托东岳集团强力推进“621”泰山攀登计划,即在国内外重点地区建立6个研发中心,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20个联合实验室,整合行业内超过1000名行业高端人才,助力氟硅材料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外地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与东岳集团研究院、各分公司研究所统分结合、分工协作、集成联动的新型科研机制与体系。
随着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的获批实施,南山控股集团主导建设的裕龙石化产业园全面铺开建设。4月2日,南山控股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南山中科高分子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在龙口市落地转化,促进南山石化产业及南山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南山控股石化产业和南山研究院也将借助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科研优势,全力打造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产业创新与孵化平台。
打造创新创业共同体
近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全力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微笑曲线高端延伸。该区申报设立山东省高端石化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建设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现已引进美国霍尼韦尔UOP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建国家重质油实验室高端化工分室、万达石化研究院共建东营港创新孵化基地,并与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签署深入合作协议。
据介绍,山东省高端石化产业技术研究院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以解决化工产业共性关键问题,提升全省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水平和化工产业应急救援能力为着力点,通过整合省内外化工产业创新资源,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紧密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为推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化工强省提供强大动能。
在博兴化工产业园,京博控股集团发起成立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并提出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N1N”产教融合,即利用京博的产业平台成为N个大学的人才培养平台、科研转化基地,并带动地方N个产业加入到产教融合的队伍中来。用京博这个平台,一端链接起高校人才,另一端链接着科研产出,做到“产、教、学、训、习”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