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以中国为基准点,追踪和比较本世纪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19个制造业分类的竞争力变化,深入分析技术、制度等因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全面评估中国在全球版图中的实力崛起和变迁。
报告显示,中国在本世纪以来引领了全球制造业版图的巨变,伴随着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市场份额快速下降,中国、印度、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国家份额快速上升。其中,中国制造业总产出在2005年超越德国,在2008年超越日本,2010年超越美国。截至2016年,中国制造业实际增加值达到2000年的7倍,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出的比重从8.5%提高到30.9%。在此过程中,中国单位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排名从2000年的全球排名第八位上升到了2016年的第四位。分行业来看,化工业竞争力排名居首,全球排名第五位。紧随其后的分别是电器、电子通讯、汽车、机械等行业。
但报告同时指出,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相对优势下滑,反映为单位劳动力成本值与全球平均水平差距的缩小,其中名义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是主要原因。
基于此,报告提出三点建议:第一,随着环境和要素的成本被更多直至全额计入,加之劳动力供给短缺等,中国制造业正面对日益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压力,必须加快效率提升。第二,中国应从战略层面推出有效政策组合,确保在高新技术领域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是重要抓手。第三,由于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和贸易战概率上升,中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可能面临冲击、挑战和重构,有必要通过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的结合来加快重塑中国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