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第五届亚洲炼油和石化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0  浏览次数:1114
核心提示:  2016年(第五届)亚洲炼油和石化科技大会6月14-1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伊朗、美国、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十余个
   2016年(第五届)亚洲炼油和石化科技大会6月14-1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伊朗、美国、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十余个国家的近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致力于提升亚洲炼油和石化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促进新技术新装备在行业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表示,本届亚洲炼油和石化科技大会是“十三五”开局以来,我国石化行业召开的一次重要的科技创新会议,对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认为,油气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石油化工是重要的基础行业,而科学技术则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我国石化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近年来,我国石化行业技术进步取得了显著成就,攻克了一批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部分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重大装备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下游产品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同时,在油品质量升级方面,掌握了催化裂化、深度脱硫、芳烃等技术,油品质量得到快速提升,含铅汽油已全面执行国Ⅳ标准,部分省市已执行国Ⅴ标准,提高了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李寿生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全面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石化行业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以要素驱动为主的传统发展动能减弱,产能过剩严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等问题和矛盾进一步凸显,必须要加快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结构升级为重点的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新路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努力开创行业发展的新局面。为此,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瞄准全球科技创新前沿,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二是以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为目标,研发并推广一批先进节能减排技术;三是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先进技术和装备走出去。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东指出,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形势下,中国成品油消费量仍呈增长态势,市场需求柴/汽比明显下降。同时,日渐升高的环保要求,也让油品质量升级的步伐加快。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国内炼油研发部门加大了技术创新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发了一系列新技术,包括更高效的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RHT)、渣油加氢处理与重油FCC双向组合技术(RICP)、多产轻质油的催化裂化蜡油选择性加氢与选择性FCC集成技术(IHCC)、减渣浅度溶剂脱沥青-脱沥青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技术(SHF技术);生产清洁燃料的第三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III);多产汽油的用催化柴油最大量生产汽油的LTAG技术和加氢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技术(RLG);多产航空煤油的低压加氢技术RHSS;多产基本化工原料的化工型炼厂核心技术(SHMP)等。这些技术或技术组合为支撑炼油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兼高级顾问洪定一对油品质量升级与机动车治理等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他提到,目前,国V车用汽柴油标准的实施正在全国平稳推进,东部11省市已经在今年初实施。同时,更加严格的汽车国VI排放标准和国VI车用汽柴油标准正在起草中。这一态势对汽车制造商和炼油企业而言,即使责任,也是机遇,更是挑战。据介绍,国VI车用汽油质量升级主要集中在芳烃、烯烃、馏程、蒸汽压等指标限值的确定。国VI车用柴油质量升级主要集中在馏程、多环芳烃含量和密度等指标限值的确定。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未来我国的成品油市场仍将变革,尤其是柴汽比不断走低,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了重油渣油原料处理技术的升级;随着替代能源的发展和炼油能力的过剩,炼油与高附加值化工结合是发展趋势,须高效的运作炼化一体化项目;原油价格波动和激烈的竞争决定炼化行业须加强对不同工艺的组合研究,优化加工流程,提升运行效益。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