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助行业转型升级
供给侧改革成为我国政策重点,有助石化业转型升级。2015年,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石化产业结构性过剩矛盾突出。其中,氯碱、化肥、轮胎、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尤其突出,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石化产品缺失,且严重依赖进口。如,我国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大宗橡胶产品产能严重过剩,但高档车用高端合成橡胶制品和密封材料仍需大量进口。石化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十三五”石化行业科技创新工作要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抢占一批科技制高点,实现行业科技创新由以跟踪为主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转变。涉及的关键技术领域包括:积极开展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技术攻关,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技术,积极开展煤化工技术项目升级示范,积极发展生物化工技术,积极培育并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去年化工产品遭遇“双反”调查15起
数据显示,去年,国外对华发起的76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共涉及电子、纺织、化工、建材、金属制品、煤炭、汽车、食品、轻工、冶金、有色金属、造纸、机械13个行业。其中,涉及冶金的案件数居首位,共30起,占比39.5%,比2014年同期增加14起;其次是化工,15起,占比19.7%,同比减少6起;机械位居第三,10起,占比13.2%,同比增加1起。
就反倾销案件而言,冶金、化工、机械是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的重点行业。其中,去年化工共遭遇14起反倾销调查。
从国外对华化工产品贸易救济调查年度立案情况看,化工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受国外贸易救济措施打击较为严重的领域。2015年,我国出口产品被诉的贸易救济调查中,涉及化工的案件居首位,16起,占比17.0%。总体来看,2015年以来,国外对华化工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总数有所减少,但是占比仍居高位。2007年,国外对华化工产品启动首起反补贴调查,截至2015年底,国外对华化工产品反补贴调查累计12起。2014年,国外对华化工产品反补贴调查4起,居各行业首位,同时,埃及对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反补贴调查是埃及首次针对中国产品启动反补贴调查;2015年4月,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