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15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能源环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07  浏览次数:1219
核心提示:美国发布《四年度能源技术评估报告》,首次描绘2050年前美国全部使用清洁能源路线图;能源环保研究方面成果不断。田学科(本报驻美

美国

发布《四年度能源技术评估报告》,首次描绘2050年前美国全部使用清洁能源路线图;能源环保研究方面成果不断。

田学科(本报驻美国记者)美国能源部发布《四年度能源技术评估报告》,提出国家能源的战略目标是保障能源安全、提高经济竞争力和保护环境安全。

斯坦福大学首次描绘出2050年前让美国使用清洁能源的路线图,每个州都可在基础设施和能源消耗方式上变革。

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使用纳米环基捕捉器,成功将冷分子捕捉到纳米级容器中,为今后制造量子设备找到了方法。

美国三阿尔法能源投资公司利用场反向位形结构磁性约束,将球型过热气体在1000万摄氏度的超高温中稳定保持了5毫秒,首次证明能将这种过热气体保持在稳定状态,使其温度高达到足以维持核聚变反应的程度。

美国华人科学家研制出首款可商用的高性能铝电池,其充电更快、寿命更长且便宜,用于智能手机,充满电仅需一分钟。此外,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创制了一种柔性光电晶体管,底部是一个反光金属层,其超薄纳米硅薄膜层不受其他材料遮挡,光吸收效率大大提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制出一种经过二胺改性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有效去除燃煤发电厂排放出的碳。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在从日本名古屋飞往檀香山的118小时不间断环球飞行中,创造出太阳能飞机三项世界纪录:不间断飞行最长时间、最远距离和单人驾机飞行最久。

英国

提议设立“全球阿波罗计划”,削减可再生能源项目补贴,完成《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报告;计划2025年前关停未采用减碳技术的燃煤电站,同时提倡发展天然气和核能发电。

郑焕斌(本报驻英国记者)6月,7名英国科学家和经济学家联名发表报告,提议设立一个由多国参与的“全球阿波罗计划”,旨在未来10年引导更多资金投入清洁能源开发。

6月,英政府宣布于2016年4月1日开始取消陆上风电补贴;7月表示进一步削减可再生能源项目补贴。

7月,英美中印等国专家共同完成《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报告,强调应该在对气候变化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基础上,做出关于气候变化的政治决定。8月,伦敦大学学院研究称,人类活动正给全球热带雨林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到本世纪末,这类多样性生态系统或许会严重退化,仅剩一个“简化”版本。

7月,英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公布报告显示,2014年可再生能源在最终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7%,高于2013年的5.6%。9月,该部表示,2015年第二季度发电量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达到创纪录的25%,首次超过污染严重的煤炭。11月,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宣布,英计划从2023年开始限制燃煤电站的使用,2025年前逐步关停未采用减碳技术的燃煤电站,同时大力发展天然气和核能发电。

法国

启动Venteea智能电网方案,举行国际聚变能组织导体工作组会议,召开气候变化巴黎大会。

李宏策(本报驻法国记者)6月,法国多家大型企业合作开发Venteea智能电网方案正式启用,采用智能技术优化与电网间的双向通信,并能够预测第二天的发电量和需求量,以建设法国最大的电池储能系统。

9月,国际聚变能组织(ITER)导体工作组最后一次会议在法国召开。为ITER磁体提供强大磁场的超导体制造任务接近尾声,这也标志着ITER计划即将步入将超导体集成为超导线圈的新阶段。

12月,气候变化巴黎大会(COP21)在法国布尔歇召开,约150个国家领导人出席,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契机。大会通过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将开启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德国

出台“能源转型的哥白尼克斯计划”;利用太阳能制氢新工艺、用二氧化碳加水高效生产柴油;大众汽车深陷“排放造假门”;世界最大核聚变研究设备仿星器开始运行。

顾钢(本报驻德国记者)德国联邦教研部出台了“能源转型的哥白尼克斯计划”,涵盖能源转型的4个重要领域:将富裕的可再生能源通过转换方式如氢存储变成其他能源;开发与大量可再生能源入网相适应的

智能电网系统;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波动的能源供应重新定位;无缝衔接可再生能源和常规能源。

柏林赫尔姆茨太阳能燃料研究所利用特殊纳米材料,利用黄铜制成二氧化钛包覆的透明、轻质薄膜材料作为制氢的催化剂,使太阳能转化效率达80%。

奥迪汽车公司新燃料实验室与德累斯顿的新能源企业Sunfire合作,成功开发出利用二氧化碳加水生产柴油的工艺,具有70%能源转化效率。

9月,美国环境保护总署发布通告称,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多款柴油型汽车,利用特殊软件在美国官方的尾气排放测试中做了手脚,其真实排放水平严重超标。

12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下属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宣布,用于研究核聚变反应的世界最大仿星器“螺旋石7-X”开始运行,并首次制造出氦等离子体,其正是核聚变过程的关键点。

俄罗斯

发现全球变暖正导致地下气体喷出,重新调查北极熊数量,推出新型太阳能涂层电池,拟生产新型核电池。

亓科伟(本报驻俄罗斯记者)科学家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带新发现了4个巨大洞穴及数十个较小洞穴,据推测其成因可能是气温上升使永久冻土带的土壤融化,导致地下的甲烷气体出现喷发。

科学家对流经俄罗斯科拉半岛和挪威部分海域的巴伦支海北部的北极熊数量重新进行调查,认为由于气候变化以及海洋冰层面积缩减,预计未来10到15年该地域北极熊种群将会继续缩小。

俄推出一种新型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其涂层材料采用金属有机物钙钛矿取代硅,可通过工业打印机生产,喷涂在任何材料表面。

一种基于镍-63放射性核素研制的新型核电池即将批量生产,其体积为0.08立方厘米,重量为0.26克,在极端气温和振动条件下可正常工作50多年。

加拿大

气候变化政策回归积极,地方政府引入总量控制和交易制度;开发微光合电池等各种新能源技术。

冯卫东(本报驻加拿大记者)4月,加安省决定引入总量控制和交易制度作为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以后超过排放限额的污染企业须向其他企业购买排放指标。

9月,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技术,可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能更高效、更持久存储电能的装置或电容器。

10月,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可从蓝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捕获电能的微光合电池技术;同月,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电极材料,用其制造的微型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达到0.5J/cm2,比现有电容器高千倍。

11月,加总理宣布,将在未来5年投入26.5亿加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支持全球逐步过渡到可持续和更具弹性的低碳经济。

日本

公布“灵巧电网”研究成果,实现铵载体燃料电池最大发电规模,分别开发出从乙醇中高效发电和可使二氧化碳资源化的新型触媒等新技术。

葛进(本报驻日本记者)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公布“灵巧电网”研究成果,将与美国研究机构合作六年,使傍晚家庭电力消耗量节省了10%。

京都大学与三井化学、德山会社等公司共同实现铵载体燃料电池最大发电规模,最大功率为200瓦。

研究人员开发基于钽铂金纳米粒子的新型触媒,其可从乙醇中高效发出电力,并不会在常温环境下排出有害物质。此外,名古屋大学也研发出一种新型触媒,可将羧酸高效转化成更有用的酒精。羧酸可由二氧化碳合成,有望推进二氧化碳的资源化研究。

韩国

公布有关新能源产业的新发展战略,以及“2030新能源产业扩散战略”。

薛严(本报驻韩国记者)韩政府公布有关新能源产业的新发展战略,将继续在电动汽车应用领域持续发力,希望通过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突破带动产业发展。

11月,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公布韩国中长期能源规划——“2030新能源产业扩散战略”,计划将纯电动车累计销量增加到100万辆;将3.3万余辆市内公交车更换为电动车;计划扩大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覆盖范围,市场规模提高至10兆千瓦小时。

巴西

将清洁能源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加紧研发利用生物燃料;建设世界最大水上太阳能发电站,风力发电被寄予厚望。

邓国庆(本报驻巴西记者)政府把清洁能源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求找到满足本国能源需求的方法,带动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燃料的产业链已成为拉动巴西就业和增长的强大引擎,全国47%的能源供应来自可再生能源。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约60亿美元建设新甘蔗种植园和乙醇工厂,还将投入数亿美元用于生物燃料技术研发。

政府计划在亚马逊的巴尔比纳水库上建设世界最大水上太阳能发电站,装机容量为350兆瓦;还鼓励企业建设大型地面太阳能电站及推动修建若干装机容量小于1兆瓦的太阳能项目,用于即将举行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

政府寄希望于风力发电,在能源计划中预计到2020年的风电装机容量将大幅增长到1153万千瓦。

以色列

宣布可替代能源总理奖获奖者,举办国际水技术与环境控制展及会议;研发快速充电电池和光伏逆变器。

冯志文(本报驻以色列记者)10月,世界可替代燃料创新领域最大的奖项——2015“萨姆森总理奖”,颁给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杰伊·基斯林教授和德克萨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约翰·古德诺教授,以表彰他们在生物燃料和可充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突出贡献。

举办2015以色列国际水技术与环境控制展及会议,集中展示以色列在水技术和环境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

StoreDot公司采用纳米技术改善了电池组材,用混合多功能电极实现了超级电容储能等,可让电动车在5分钟内快速完成充电。此外,SolarEdge公司也推出全新的HD波逆变器技术,并宣布与特斯拉汽车公司合作,提供新型逆变器,优化了特斯拉家用电池与电网融合解决方案。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