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聚酯企业来说,这个冬天似乎有些漫长。由于需求不足、出口不畅、利润下滑,2月份以来,国内聚酯及涤纶市场持续低迷,行业投资增速不断放缓,一些企业甚至停工或检修,以应对市场的寒冬。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聚酯企业应抓紧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挺过寒冬就会迎来春天。
需求低迷盈利困难
今年以来,尽管扩能步伐已放缓,但国内聚酯行业已严重供大于求。据安迅思不完全统计,2015年中国聚酯行业还将有超过400万吨的新建产能,市场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国内方面,由于GDP增速放缓,国内消费水平降低,纺织终端市场库存巨大,化纤类面料产量和需求都出现明显下滑。2014年全年,各聚酯产品装置年均负荷较2013年均有明显下降,其中,长丝下降2%,涤短下降4%左右。在终端需求难见起色的情况下,亏损扩大、库存难消成为困扰聚酯行业的难题。
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印染等下游企业在排污等方面的监控不断加强,也使下游需求进一步降低。2015年伊始,印染企业就面对来自上游染料巨头的多次提价,以及《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无疑进一步增加印染企业的成本压力。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套排污设备至少要花费2000万~3000万元,这对一个中小型印染企业来说,压力巨大,所以这两年一些小印染厂相继关停,令聚酯需求萎缩。
为了消化库存,春节前后,聚酯企业还将会有一段时间的降价促销。而从2014年11月底开始,终端织造的开工率开始以每天2%的速度下降,至春节前的半个月,开工率已降至五成以下。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聚酯行业的整体开工率在2011~2013年长期保持在80%以上;2014年开工率整体下了一个台阶,全年平均开工率在80%以下;预计2015年平均开工率仍不会超过80%。
由于看不到盈利希望,尽管一些企业有上马新项目的计划,但却迟迟未有动作。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国内聚酯行业基本没有新装置投产。2015年上半年,聚酯新增产能也将远低于PTA新增产能,这也说明了多数聚酯工厂不看好后期市场。
产品低端出口不畅
对欧美市场依存度一直较高的中国纺织行业,在全球经济欠佳的背景下,国际市场需求继续减弱,纺织工业出口呈现负增长。此外,人民币升值压力也使出口量下降。
尽管我国聚酯产能大幅度增长,并成为世界聚酯大国,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装置规模较小,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缺乏竞争力。尤其是聚酯产品结构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常规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生产品种范围窄,大多数企业只能生产常规普通产品,许多高科技、多功能和高附加值产品仍需依赖进口。以涤纶纤维为例,我国化纤差别化率仅在2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50%。
除此之外,在世界经济低迷、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近年来连续多个国家对中国的聚酯产品征收高额反侵销税,使国内聚酯产品出口雪上加霜。2015年1月28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聚酯短纤作出反倾销行政复审终裁,中国对美国的聚酯短纤出口更加困难。
随着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崛起,中国纺织品出口仅靠价格优势的时代已经结束。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纺织品要想扩大出口,就要顺应市场发展方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力。
停工检修应对寒冬
1月份以来,由于上游原油利好消息难觅,下游用户进货谨慎,临近春节,聚酯工厂为了回笼资金,采取降价促销等措施,导致市场价格“跌跌”不休。1月份,聚酯产业链跌幅在200~400元/吨,聚酯产品价格跌幅明显大于原料跌幅,盈利空间收窄,聚酯瓶片和聚酯切片甚至处于亏损状态。
2月份,下游用户多持观望态度,市场成交气氛偏淡,虽然新一轮的补货周期已为期不远,但是原油价格一定程度抑制了下游用户的补仓举动;春节前夕,下游织造用户陆续开始放假,后期需求转淡,库存进一步增加。
在库存升高的压力面前,很多聚酯企业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制定春节前后的检修计划。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春节前后聚酯工厂检修产能预计在310万吨左右,主要以涤纶长丝工厂为主,约占检修产能的84.8%;而部分工厂以减产降负为主,比如华星轮胎计划减产250吨/天,华欣减产100吨/天。
专家指出,尽管目前聚酯行业正处于寒冬时节,但是每一个行业,在产能扩增的同时,必然会经历产业的调整。聚酯行业已经经历了近三年的低迷期,终将会有新的机遇,效益终将好转,曙光定会出现。除了季节性因素,上游成本的降低也将刺激下游的需求释放。
春节过后,预计需求会逐渐回暖,苏浙一带的许多聚酯工厂已经开始谋划,在转型中寻求发展,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努力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