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山东省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山东省石油化工协会规划发展部主任乔法兴表示,《方案》提出一系列创造性措施:调整能源结构,2015年底前实现煤炭消费总量“由增转降”;对未取得污染物总量指标的项目不予环评审批;节能减排不达标地区暂停新增项目能评和环评等。同时《方案》给出的一系列财政和税收鼓励政策,也足以让节能低碳者“心花怒放”。对于石化行业来说,这些都将成为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新动力。
淘汰落后产能是首要措施。《方案》提出,积极化解炼油、轮胎等行业过剩产能。2014-2015年,炼油行业逐步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据记者了解,山东地方炼油和轮胎企业众多,目前企业已意识到淘汰落后没商量,正积极谋划升级和转型。
《方案》重点强调了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出落实压减煤炭消费政策措施,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上耗煤项目必须严格实行煤炭消耗等量或减量替代政策,力争2015年底前实现煤炭消费总量“由增转降”。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到2015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规模12%,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提高到4.5%。这给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展带来了契机。
强化能评环评约束是一大亮点。《方案》要求加强能评、环评监管,落实好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政策。对未取得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项目不予环评审批,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市、县(市、区)和空气质量不达标且污染反弹区域,暂停新增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能评、环评审批。
“山东省已经把能评放到与安环、环评同等重要的地位,能评不过关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山东省化肥、氯碱和纯碱行业是能耗大户,这些行业如果要上新项目,能评就是一道坎。强化能评环评约束,尤其是对山东污染较重的地区来说,如淄博、东营、菏泽等,因环境容量有限,若想上新项目就会受到制约。”乔法兴说。
相应的价格政策和配套政策是送给低碳环保企业的“礼包”。《方案》要求落实环保电价政策,扩大覆盖面。落实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所得税减免和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定期公布单位产品能耗最低的石油炼制、合成氨等企业名单,对能效领跑者给予政策扶持。
“这些措施将极大地提高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如不少化肥、纯碱、轮胎等企业开展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如果有税收优惠,相当于直接增加企业效益,当然能进一步激发企业的节能动力。”乔法兴告诉记者。
同时,节能低碳水平高的企业还将有新的利好。《方案》提出尝试拓展节能量交易范围,逐步将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减少的能耗量、企业新上项目所需能耗增量、高耗能企业压减的能耗量等进行交易。如此,企业就能将节约的能耗量换成钱。
乔法兴向记者表示:“山东是化工大省,炼油、轮胎、氮肥、氯碱等行业产能较大,企业已经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方案》出台对有些产业是约束的硬杠杠,对有些企业可以说是重大利好,总体来看,是通过有保有压促进节能减排低碳行动。”
山东真金白银补贴光伏发电
山东省近日出台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光伏产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同时对光伏发电进行补贴和资金支持。
该省将实施光伏发电价格补贴和资金支持政策。2013年至2015年并网发电的光伏电站,上网电价确定为每千瓦时1.2元,高于国家标杆电价部分由省级承担;2013年至2015年,纳入国家年度指导规模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所发全部电量在国家每千瓦时0.42元补贴标准基础上,省级再给予每千瓦时0.05元的补贴。今年,该省还将筹集资金1亿元设立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专项资金,择优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予以支持。
据山东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该省将严格控制光伏产能,按照产业规划布局光伏制造项目,严控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新上光伏制造项目应满足单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20%、多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18%、薄膜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12%,多晶硅生产综合电耗不高于100千瓦时/千克。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长效机制,加快关停淘汰落后光伏产能。
根据规划,到2015年底,山东省光伏电池片、组件产量达到3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80万千瓦以上,培育3至5家实力雄厚、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生产制造企业。力争建成光伏电站装机6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120万千瓦。届时,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约18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燃煤58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53.4万吨、二氧化硫5070吨、氮氧化物5940吨。
这些措施实打实
节能减排低碳行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儿了,人们听起来似乎也“疲”了。事实上,各地的节能减排行动常常雷声大雨点小,根源就在于有些地方政府口号喊得硬气,但落到具体措施上就变软。而山东省刚刚发布的《方案》,出的都是硬招实招。
山东省提出,2015年年底前实现煤炭消费总量“由增转降”,这是我国经历了多年的能源消费增长后,也是在大力倡导能源结构调整、降低煤炭消费增速多年后,首次有省份明确提出降低煤炭消费总量。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山东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的近1/10,多年居全国第一位。通过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改变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结构单一的局面,是抓住了牛鼻子,也是动了真格的。
降低煤炭消费总量,就要求煤炭获得更高效清洁的利用,因此《方案》中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引导和鼓励措施,并提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上耗煤项目必须严格实行煤炭消耗等量或减量替代政策;另一方面,要满足能源消费需求,就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而山东省鼓励新型能源发展也不遗余力,以真金白银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就是一个例证。
再说《方案》强调了能评的“一票否决”权,其效果也将是实实在在的,高能耗的项目将拿不到“准生证”。同时环境容量有限地区,新上项目可能会关上大门,除非进行产能置换。这些硬杠杠,将挡住产业高碳发展的脚步,转而开展低碳行动。
作为石化第一大省,山东省采取的节能减排低碳行动,对整个石化行业都带来了警醒和触动,也反映了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