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山西省新绛县调研采访时了解到,受多重因素影响,该县煤化工业园区全面遇“冷”,各企业整体生产经营困难。
“现在,焦炭的价格每吨800~900元,企业赔得太厉害。”山西中信焦化有限公司焦化厂生产负责人毛兴奋告诉记者。
“赔这么多,为什么不停产?”记者问。
“不能停,一旦停下来,炉子报废就比较快,所以不敢全停,只能按50%-60%的量生产,赔钱也没办法。”毛兴奋指出,还有一个原因是,一旦全停下来,企业的员工就散了,要是市场好了再开,想再聚拢人才可就不容易了。
既然上游价格已跌破成本,那么向下游发展又如何呢?中国化工报记者调查发现,该园区产业链条下游的化产加工企业也苦不堪言。
“现在,受顺酐产能过剩、成本倒挂、下游需求不足等影响,公司的顺酐生产线已经停产快半年了。去年得知正丁烷法生产顺酐的工艺在我国炼化企业得到应用时,我就感到不寒而栗。我当时就预言这在中国顺酐生产史上,将是一次革命性的事件,并且将是你死我活。仅仅不到1年时间,该法工艺如雨后春笋广为应用,国内产能迅速膨胀,彻底打败了山西以苯法生产顺酐的企业。暴风雨来得太快了,我们猝不及防。”山西恒裕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少波无奈地表示。
而山西恒强化工有限公司顺酐生产线则勉强维持着。“我公司的顺酐生产只开两条线,产量已经减到一半以上,效益也是十分不好,但是为了不丢客户,还在勉强支撑。”该公司总经理方正权介绍说。据了解,目前山西省除了恒强化工和侨友化工还在生产以外,其他以苯法生产顺酐的企业都在停产检修,以待市变。
“迫于市场影响,公司的煤焦油生产线也已经停产,现在不少员工已经放假回家了。”山西恒德化工有限公司姬姓员工告诉记者:“我在厂留守,不少同事到附近的同行企业找工作,人家不是不要,就是把工资压得很低,一个带班长,原来在恒德一个月拿3000-3500元,现在人家只给1500-2000元。而且,一般操作人员根本不要。员工的就业成了大问题。”
新绛县中信焦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辛振宇告诉记者,该公司年产10万吨甲醇、3.5万吨合成氨、750吨杂醇项目已投产,目前在试运行。该项目是利用干熄焦生产线所产废弃物焦炉气,经过净化生产甲醇,甲醇尾气回收再生产合成氨,延伸了产业链。原想要新增附加值,但现在不能实现。
“现在我们是骑虎难下,原来以为新上甲醇和合成氨项目可以‘以化养焦’,但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无法实现。”辛振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甲醇生产不赚钱,主要是回收的合成氨赚钱,每天合成氨产量是50吨,每吨价格2050元,收入10万元左右,而如果不产甲醇和合成氨,每天60万立方米的焦炉煤气就卖30万元,一天净亏20万元。”
不仅如此,该园区围绕产业链条新上的申通石油压裂支撑剂、恒德化工高色素炭黑等项目,也因市场原因或停建或缓建。而恒裕、恒强、恒德等公司已经对外寻求合作伙伴。
对于新绛县煤化工业园区目前遇到的尴尬,山西德鸿化工咨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闫德鸿分析认为,新绛县中信焦化有限公司作为山西省兼并重组主体,对高义煤化工公司、重庆冶炼公司兼并重组后,焦炭年产能达到了390万吨。但是,大而不强。
闫德鸿接着说,目前丰喜华瑞公司低负荷焦炉煤气供应已经有几个月了,亏损达到了建厂以来之最,合作外方多次要求停产;鑫泰焦化150万吨焦化建设工期一波三折,投产待定;中信焦化、中信甲醇有苦难言;恒裕、恒强、恒德苦苦等待。园区运行效果不尽人意,表象看是园区整个链条都不赚钱所致,是国家整体经济三期叠加、市场的原因,但就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其本质是企业间的松散治理结构所致,是企业间风险共担、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意识淡薄、治理结构不合理所致。
“当然,各条产业链条上的产品都是过剩产品,也是其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闫德鸿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