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阻燃剂起步于 60 年代中期, 1980 年以后的几年, 是我国阻燃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1989 年召开的首届北京国际阻燃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 并在该会议上决定建立国家级阻燃材料实验室, 以加强同国际上的学术交流和加快国内阻燃技术研究人才的成长。
到目前为止, 我国从事阻燃剂研究的科研单位已达 50 余家, 研究的阻燃剂品种达 120余种, 生产单位150 余家, 生产阻燃剂100 余种, 其中无机阻燃剂约占11%。
1、利用我国资源优势, 开发新产品。
我国锑资源丰富, 蕴藏量居世界首位。但目前氧化锑大都用作其他原料, 每年用作阻燃剂的氧化锑约200—250 吨, 这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远远不够。目前, 我国有关锑系阻燃剂的开发和应用才刚刚开始。1988 年上海无机化工研究所进行了氧化锑精细化研究, 并完成中试, 还在纤维织物、塑料及粘合剂中使用, 均获得较好的效果 。沈阳化工学院还研究了从工业废渣—锑灰中提取并精制氧化锑阻燃剂, 取得一定效果。今后我国各类锑产品的开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超微粒胶体五氧化二锑; 不同粒度的三氧化二锑; 不同物理形态的粒状、棒状、湿润状、糊胶状等三氧化二锑; 锑卤深加工阻燃母粒; 氧化锑与其它阻燃剂、消烟剂的复合品。
另外, 我国还有丰富的硼、锌资源。目前作为商品的硼酸锌阻燃剂FB 只有上海京华化工厂所试制的产品。对硼酸锌的生产和应用刚刚起步, 有待于进一步工作。
2、超细化技术
这是提高无机阻燃剂性能的手段。它可以使用量减少, 对产品的光学性能影响极小, 尤其用于化纤生产中克服了由于阻燃剂粒度大而堵塞喷嘴的现象。目前, 我国能达到的超细水平为: 三水合三氧化二铝平均粒度可达 1Λm, 三氧化二锑为 0.21~ 0.22Λm; 国外水平为: 三氧化二锑粒度可达0.01Λm, 三水合三氧化二铝为0.1Λm, 显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3、阻燃剂的复配
根据阻燃剂之间的协同作用, 而进行阻燃剂的复配, 可降低阻燃剂用量, 并提高效益。目前, 我国在这方面的情况是, 除锑基产品外, 三水合三氧化二铝与氢氧化镁的复配阻燃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开发应用。
4、微体胶囊技术
采用微体胶囊技术, 可以减慢释放速度, 达到充分反应的目的, 同时, 避免和减少在加工过程中粉尘飞扬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 国内已有部分单位着手这方面的研究, 这必将成为以后的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
5、表面处理技术
无机阻燃剂加入聚合物中通常都要添加较大剂量才能满足要求, 如三水合三氧化二铝在树脂中需要添加40%~ 70%。由于混溶性差, 加工过程中树脂粘度过高造成加工困难通过硅烷、醇、胺、钛酸酯等表面活性物质对粉末产品进行表面处理, 可以使无机阻燃剂在树脂中添加相当大的比例而不增大树脂粘度。
目前, 我国已有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铝产品出售, 但价格高, 使用效果不够明显, 有待进一步改进。
6、多功能型阻燃剂
增塑型阻燃剂是我国多功能型阻燃剂研究的主要课题。湖南省化工研究所开发的异丙苯基磷酸酯、浙江省化工研究所开发的FR—BCP, 都是国内先进水平。此外, 对阻燃交联剂阻燃抗静电剂都还有待开发。预测以后的畅销品种是: 热性能及电绝缘性能良好, 用于电子工业和通讯器材的含溴阻燃剂, 用于交通工具的塑料阻燃剂 。
7、低发烟、低毒害气体技术
目前对于降低有害气体的研究成果不多。用CaCO3 减少PVC 释放HCl量的方法已在实际中应用, 同样对氯丁橡胶降低氯害也有应用。还有采用A l(OH)3 吸收HDPE 燃烧时放出有害气体技术。今后技术开发的重点是吸收氮气、氰化氢等气体。
8、聚合磷酸酯及卤系阻燃剂
随着我国聚氨酯工业的迅速发展, 聚氨酯阻燃剂品种和产量都相应迅速增长。杭州大学开发的三(Β—氯乙基)磷酸酯聚合体应用于聚氨酯泡沫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的抗迁移性。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院开发的聚合磷酸酯阻燃剂类似于国外目前应用较为理想的阻燃剂O lin 101 和 CR—505, 因此, 该产品是国内目前最理想的聚氨酯阻燃剂。另外, 还有三(2,3—二氯丙基)磷酸酯的研制 。国内比较知名的企业青岛联美化工有限公司,www.lianmeichem.com,生产磷系无卤阻燃剂多年,经验丰富,对国内的阻燃剂市场影响比较大。
由于卤系阻燃剂阻燃性能好, 价格低廉, 所以尽管国外目前开发非卤型阻燃剂的呼声很高, 但对于我国而言, 仍有进一步开发的必要。在含氯阻燃剂中, 氯化石蜡—70 是近几年开发的较好的产品。沈阳化工厂、上海电化厂等单位已有生产, 主要用于聚烯烃、合成橡胶等; 含溴阻燃剂近年来研究出的品种较多, 产量也较大, 是我国阻燃产品中发展最快的一类。新产品有六溴环十二烷, 三(2, 3—二溴丙基)异氰酸酯、十溴联苯醚、四溴丁烷 、五溴甲苯等。卤化聚合物作为阻燃剂尚在研究之中。